@同學丨深圳市教育系統衛生防疫一日常規(學生篇)
返校在即,小伙伴們都期待與老師、同學們見面。返校后,做好衛生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,學校、老師、家長、同學們應該怎樣做?別擔心,深圳市教育局為大家帶來了《深圳市教育系統衛生防疫一日常規》,這些實用易懂的防控知識趕緊Get起來!下面,為大家介紹《深圳市教育系統衛生防疫一日常規(學生篇)》↓↓
學生篇
若有發熱(腋溫≥37.3℃)、咳嗽、嘔吐、腹瀉等不適,立即告知家長和班主任,及時就醫,不帶病到校上學。
上下學途中注意衛生,疫情期間全程戴好口罩,保護自己。盡量選擇步行、騎行或乘坐私家車。乘坐電梯及公共交通盡量少接觸公共物品,與他人盡可能保持距離,不交談,到達目的地后第一時間先洗手。
疫情期間首次返校前2天通過“深i您”平臺申報《健康信息申報卡》。遵照學校安排錯峰到校,安靜有序接受入校體溫檢測。如需排隊等候,自覺與人保持間距,不交談。如體溫異常,服從學校安排轉移至健康觀察室等候家長,未經允許不得前往其他地方。
配合學校晨、午(晚)檢,如實報告健康狀況,如有不適及時報告老師,戴好口罩聽從學校安排前往校醫室或隔離室,必要時請家長接回。如發現其他同學出現發熱、咳嗽等癥狀,要立即避開,并及時報告老師。
因病缺課或隔離期間,每日向班主任匯報健康狀況,及時回復學校追蹤。傳染病患者康復或解除觀察后復學,持醫院病愈或解除隔離證明;過敏、哮喘等非傳染病引起的咳嗽向學校提供醫院證明;所有疾病患者康復的(退熱48小時后,嘔吐腹瀉消失72小時后),均錯峰于上(下)午第一節課上課后到校,經校醫復核確認后方可回班。
勤洗手、勤洗澡、勤理發、勤修剪指甲;咳嗽或打噴嚏時避開他人,用紙巾或肘部遮擋口鼻;不揉眼、摳鼻。疫情期間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。學會正確的七步洗手法。使用洗手液(肥皂)及流動水清洗,時間不少于20秒。必要時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揉搓手部。以下情況必須洗手:飯前、便后、體育課與運動后、觸碰高頻次接觸公共物品(電梯按扭、扶手等)、接觸動物后、感覺手臟時等。
上課:全程佩戴口罩,盡量單人單桌,保持距離最大化,相互不交頭接耳。
課間:建議佩戴口罩,規定范圍內適當、適度活動,與人保持一米以上距離,不串班不扎堆,不追逐打鬧。
體育課:在規定的范圍內活動,與他人保持距離,避免交叉使用個人體育器材。
午休:不混班午休,座位、床鋪保持距離,同學之間不交流。走讀學生盡量回家,不得在校外托管機構午休,寄宿生返回宿舍午休。
餐飲:走讀學生盡量在家用餐,不聚餐,不購買校外餐飲。食堂就餐遵照學校安排分時進行;進入餐廳佩戴口罩,按餐桌上的分隔就餐標識,錯位就座,不交談;就餐前不脫口罩,就餐后立刻佩戴口罩快速離開;送餐到班的領餐后自覺回位就餐。餐前按七步法洗手。自帶水杯,不與他人共用。
如廁:排隊時自覺與人保持距離,不嘻戲打鬧,便后按七步法洗手。
就宿:寄宿學生佩戴口罩進入宿舍,盡量留在自己房間,不串門不聚集;打水、洗衣等期間有序排隊,不攀談;按時就寢,不熬夜;保持室內清潔,每天開窗通風3次,每次30分鐘及時清除垃圾;每天清晨測量體溫,如有發燒、咳嗽等癥狀或身體不適,立即向宿管老師匯報,服從老師安排到隔離場所,必要時通知家長,及時就醫。
保持室內外環境清潔衛生,不隨地吐痰,不亂扔垃圾,垃圾分類丟放。經常開窗通風,保持用品清潔。清除室內外積水,防止蚊蟲孳生。
一般情況下選擇一次性醫用口罩。佩戴前應洗手,佩戴時注意區分口罩上下和內外面,摘口罩時應注意避免手接觸口罩外面,丟棄時可使用塑料袋包裝后再丟棄,或丟至專用口罩回收箱,避免口罩二次污染。
規律作息,堅持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,保持8—10小時睡眠,保證營養,均衡飲食,不挑食、不偏食,適量飲水。注意根據天氣和所處環境增加衣物,避免受涼或過熱。平衡情緒,保持心情舒暢,如感恐慌或焦慮,及時向家長或老師傾訴,或向心理老師求助。

|